我們的校長
![]() |
![]() |
張信良 / Shinn-Liang Chang , Ph.D | |
電話-校長室:(05)631-5011 | |
電話-研究室:(05)631-5440 | |
傳 真:(05)633-0690 | |
信 箱:president@nfu.edu.tw |
學經歷
學歷 | ||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博士 | ||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研究所碩士 | ||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 | ||
經歷 |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教授 | (93年8月迄今)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副校長 | (101年2月至102年7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教務長 | (97年8月至101年7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教學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 (97年8月至102年7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機械與機電工程研究所所長 | (96年2月至99年1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動力機械工程系系主任 | (94年8月至96年7月) |
陸聯精密公司 | 研發部 專任副理 | (85年8月至87年7月) |
三星五金公司 | 機械開發部 專任機械設計工程師 | (78年6月至78年12月) |
學術表現
治校理念
立基於本校歷來卓越的辦學績效,面對教育環境的衝擊與高教的社會期待,思及必要形塑新的校園特色,深化實務教育與產業鏈結,藉由i-Best (innovation, Base, environment, student, teacher)理念,拓展本校的發展優勢、善盡社會責任。為實踐上述理念,擬藉由如下發展: | ||
1.特色領域務實扎根,跨域人才精實培育。 2.績優辦學扶助就學,就業創業翻轉世代。 3.國際交流拓展視野,師生研修知能增長。 4.產學研發創新務實,攜手產業共同成長。 5.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形塑學校優質形象。 |
||
透過i-Best創新產學校園作為發展五大面向,以落實智慧校園、智慧學習。以下分別就創新思維面(innovation)、基礎特色面(Base)、環境建置面(environment)、學生面(student)、教師面(teacher),規劃行動方案說明如下: | ||
1.創新思維面(innovation):以校園數位轉型思維,增進教職員生職涯適能發展,創新課程學習制度,精實擘劃學校發展方向,符合社會脈動,提升學校公共化服務效益。 2.基礎特色面(Base):立基本校特色領域,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職能就業能力通識化、產業訓練客製化。擬定校園團隊增能機制,服務產企業升級、提升校園行政、擴展國際交流,建立虎科品牌。 3.環境建置面(environment):優化校園軟硬體設施、應用新科技服務師生。建置智慧校園環境、類產業聚落研發創新基地、產業客製化基礎教學環境鏈結,發揮高鐵校區優勢,提升產官學研與本校合作契機。 4.學生面(student):從入學到就業擬定各階段學習及職涯就業之輔導機制。推動虎科藝文校園,落實全人教育生活化;活絡校友與學校互動,扶助經濟文化不利學生,建立學生學習標竿翻轉新世代,賦予社會正向轉動契機。 5.教師面(teacher):擴展教師職涯,提供多元管道之獎鼓勵機制,精進教師教學職能,優化教學人力配置,均衡系所各自特色領域發展機會,並鼓勵教師參與產學研特色團隊,爭取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促進跨校與跨國合作務實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