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餵鴿子或賞鳥是否有感染新型A型流感的風險?如何因應?     公告日期: 2019-01-31

  1. 野生(水)禽類是大多數新型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為降低感染風險,民眾應避免接觸鴿子或其他禽鳥,如不慎碰觸或衣物沾染禽鳥排泄物,都應立即用肥皂澈底清洗。
  2. 若有野外賞鳥行程時,建議使用望遠鏡遠距離觀賞,減少與禽鳥接觸機會,也避免干擾禽鳥生活,同時勿採集鳥蛋,捕捉野鳥。尤其在禽流感疫情發生期間。
  3. 如在野外、公園、廣場等地看到大量或異常死亡死鳥、死禽,應避免靠近或撿拾,可以電話通報當地動物防疫機關,或撥打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4小時免費諮詢專線:0800761590代轉通報。相關訊息亦可上網參閱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禽流感資訊專區
  4. 為什麼鴿子帶來的環境問題如此讓人害怕事實上鴿子的排便量相較一般鳥類,還要多上很多倍,牠們吃進去的食物,有高達五成會被排出,且鴿糞在不通風、潮濕的環境中堆積,容易孳生大量細菌,其中證實對人體有害的有:新型隱球菌 、志賀氏菌(Shigella)和黴菌等等,不僅碰觸到鴿糞易因志賀菌感染瘧疾;散布在空氣中的隱球菌輕則造成人類皮膚過敏、重則經由呼吸道的吸入,使人罹患嚴重的腦膜炎及肺炎,進而導致死亡。所以許多環境專家和醫生才會一再強調:趕鴿子的確是現代家庭需要去了解和學習的全民任務。
  5. 除了排泄物,寄生在野鴿身上的禽蟎,也常使人痛苦不堪。隨著野鴿的離巢或禽蟎大量繁殖,許多過敏源就開始悄悄入侵居民屋內叮咬人皮膚、吸食人血,引起搔癢難耐的皮膚紅疹,遇上一次「蟎害」就如同不幸被疥蟲纏上一般,將造成永生難忘。

    衛生單位與農政單位持續密切合作,由農政單位加強候鳥之病毒監測,並要求豬、禽飼養場完成防鳥設施架設工作,如有損壞應儘速修復,以防止家禽/畜於候鳥度冬季節與野生禽鳥接觸。同時產業團體也已同步協助加強宣導防鳥設施之重要性,輔導業者儘速完成防鳥設施架設及破損修復。
  6. 預防方法

    養鴿子,應勤於清理鴿舍,並定期注意消毒;妥善處理鴿糞,最好是用消毒水消毒或集中焚燒;鴿舍保持通風、乾燥及低密度飼養。避免吸入,減少病菌傳播。皮膚有傷口時須包紮以免接觸而感染。留意勿食入帶菌的食物。高危險群患者包括糖尿病、紅班性狼瘡、T 淋巴球缺陷疾病(如惡性淋巴瘤、器官移植病人、類肉瘤症(sarcoidosis)、長期類固醇治療者)、白血病、愛滋病等免疫缺陷或抵抗力差者,應避免接觸鳥及污染之土壤、鴿糞、帶菌的食物。

    臨床症狀

    隱球菌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病人的免疫狀況,可能無症狀或出現肺炎、胸水及其他更嚴重的表現。肺部感染是常見的病症,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通常呈亞急性或慢性病程,症狀為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也可能出現視力喪失、顏面癱瘓。

閱讀 4893 次數

使用者入口列